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团队来访开物信息考察交流

发布日期:2023-09-01

9月1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刘俊博士、李平博士、何进博士莅临开物信息,双方就科技成果转化、校企项目共建、科研成果共创、科技奖项申报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开物信息董事长兼总经理魏飞及相关人员参与交流。


刘俊博士对开物信息在矿山数字化领域的特色优势和现阶段成果表示认可,对近年来陆续取得的包括省、市级、行业协会的荣誉奖项表示赞赏。他提到,从去年至今一直关注开物信息的发展动态,取得如今的成绩是对团队最好的激励,开物信息在未来也要走出去、拓展开,与市场上各类企业加强互动、不断比拼,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能否屹立产业发展前沿的核心基础。


刘俊博士向开物信息介绍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无人系统感知与控制团队”的专家成员、科研成果、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同时提出,企业和高校的联合从本质上就是资源互补的“优质土壤”,高校需要将业内前沿的研发成果落地实践,企业也需要通过技术迭代提升行业竞争力,未来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找到突破口和发力点,把“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项目落地实践做到极致。


随后,何进博士和李平博士分别对各自带领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分享,通过对能识别感知技术和无人车辆技术的应用成果展示,与开物信息共同探索合作和发展契机。在智能识别感知领域,科研团队搭建了基于深度学习与IOT识别和反射技术的大数据智能感知平台,目前在高铁、城轨、铁塔、农业等场景进行了项目应用。在无人车辆方面,目前团队已研发了第三代无人车,实现了封闭场景内的全过程无人化车辆投放,目前已在无人农机、无人驾校、无人接驳、智能移动充电等领域进行了项目应用。
魏飞提到,随着对矿山产业生态的不断深挖和项目实践,开物信息深知智能无人矿山的建设是未来矿山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矿山中恶劣的生产条件和工作模式让年轻一代望而却步,像矿山这类封闭场景是无人车辆技术应用的绝佳实践场景。而在矿山数智化升级的方面,智能识别感知技术的部署本就是核心能力,开物信息在探索矿山输送带管道巡检、人员安全检查等生产作业环节,已经基于行业经验搭建了一套智能感知和数据采集体系,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技术创新,必将打造一批具备特色优势、解决实际问题的矿山数智化产品,为矿山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新闻延伸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无人系统集群感知与协调控制(自主智能技术与系统)团队是依托自主智能技术与系统研究院而建立的团队,团队主要成员由10余名教授、副教授及讲师和1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及学士生组成。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自主智能理论与方法(包含膜计算、机器学习、多智能体、自主感知及图形图像、控制与决策等)、自主智能电网技术与系统(包含故障诊断、继电保护、移动储能、设备状态监测、层析成像等)、自主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包含机器人系统及性能分析、数据可视化、无人驾驶、运动控制等)。
近年来,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40余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出版英/中文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ESI论文2篇、IEEE汇刊论文14篇),其他期刊及会议论文200余篇;曾获罗马尼亚科学院奖项、省部级自然科学获科技进步奖及其他国内外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