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魏飞受邀出席2023欧亚经济论坛并参加高端对话

发布日期:2023-09-23

9月22日至24日,主题为“创合作机遇,谋发展未来”的2023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隆重举行。2023欧亚经济论坛由外交部指导,商务部、生态环境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国际欧亚科学院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开物信息董事长魏飞作为全球矿业数字化和世界能源清洁化双重代表身份,受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全体大会、企业家分会并参加高端对话。

1.jpg

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桑吉拉尼,亚美尼亚国民会议副主席、亚中议员友好小组主席阿尔沙江,塞尔维亚前总统、对华合作国家委员会主席尼科利奇发表视频演讲,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尼亚扎利耶夫发表演讲。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致辞。

2.jpg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与往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呈现时代背景更加特殊、论坛主题更加鲜明、内容设置更加务实、品牌特色更加凸显、机制模式更加优化五大亮点,紧紧围绕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内容,“以展带会、展会结合”助力企业深度挖掘市场潜力,扩大交流合作。

微信图片_20230925084739.jpg

魏飞作为论坛高端对话活动的重要嘉宾,在论坛首日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企业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围绕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大背景下创造共赢,与沿线地区的商、企、产、学、研等各界精英开展深入交流。特别是围绕矿业、物流、能源等方面的话题提出了独到见解。

微信图片_20230925084725.jpg

魏飞提到,矿业是工业和文明的基础。20年前,中国矿业对外累计投资约140亿美金,2022年,中国矿业对外累计投资约3500亿美金,增长了约25倍。但是中国要实现从“矿业大国”走向“矿业强国”,就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利用绿色数字技术和产融结合模式,推进矿业转型升级和资源全球配置。作为专注矿山及配套产业绿色数字技术创新的企业,开物信息一直在积极探索我国矿山绿智化转型、矿山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微信图片_20230925084731.jpg


魏飞认为,在“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科学、快速、高质量地推动中国矿业“走出去”,是增强中国矿业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和历史责任。
现场,魏飞以四川金顶集团、开物信息以及中国其他矿企的发展实践为引,重点分享了中国矿业“走出去”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动作。
一是仔细分析中国资源现状,理清“走出去”的基本条件要精准掌握中国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实际情况,明确优缺,清楚长短,做到心中有数,为全球布局奠定基础。
二是认真研究全球资源禀赋,选准“走出去”的突破对象。要综合考虑地缘政治、国际国内原材料及产业链协同等因素,选择政局稳定、资源丰富、配套齐备的国家落地产业,才能更好地保障海外矿业资产的安全。
三是深度协同矿业生态伙伴,形成“走出去”的强大合力要统筹联合工程装备、数字技术、绿色能源、大额资金、专业人才等方面,协同进步,共同发展;要做好与国外当地政府及行业协同,共生共长,寻求共赢,既保障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兼顾当地的发展利益与环境责任。
四是充分利用绿色数字技术,提升“走出去”的竞争能力。要利用数字系统促进降本增效,利用绿色能源促进降碳增收是重中之重。要通过绿色数字矿山建设,大力发展并应用边坡监测、无人驾驶、矿山大模型、电动工程机械、风光储氢等技术,提升安全监测和精益管理水平,确保安全好、投入少、收益大。
魏飞表示,中国矿业利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走出去”,是千载难逢且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中国矿企要抢抓机遇,克难求进,深化生态协同,强化优势互补,在世界矿业格局中树立“中国矿业优质品牌”、提升“中国矿业竞争能力”,同步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及人民。

【新闻延伸】

3.jpg


此次欧亚经济论坛总体框架设置为“1+13+1”模式,与会嘉宾将围绕市场政策、投资机遇、项目推介、绿色矿山建设、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合作。“1+13+1”模式具体指“1”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13”为围绕政策沟通、金融合作、经贸交流、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文旅发展、人文互通等领域设置13场分会活动;“1”为2023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暨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
4.jpg


论坛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承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设置了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驻华使节圆桌会、“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分论坛和欧亚经济论坛智库分会;围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特别策划了丝路绿色能源合作分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暨世界文旅局长会议、企业家分会和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发展论坛;创新设置了欧亚青年精英论坛,并对“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相关图片进行展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