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1-02
引言:“高精度时间”已经成为国家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参量,广泛应用于导航、电力、通信、航空等众多领域,作为对精准度和安全性有极高要求的矿山行业,同样也需要权威、准确、可追溯、可认证的时间戳为智慧矿山的数据传递“打上烙印”。
11月1日,开物信息副总经理段笑晨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室主任华宇、研究员孙中尉等嘉宾,围绕矿山安全、数字矿山建设、产业链金融等话题展开交流,着重就高精度时间在矿山产业链场景下的应用进行探讨。开物信息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华宇表示,国家授时中心在公共安全、信息安全、版权保护、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践成果,而开物信息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矿山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双方可在矿山安全监测、无人驾驶导航系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融。
段笑晨表示,数据精准是一切分析决策的基础,数据权威和可追溯则是一切安全监管的保障,这样一份时间数据将为矿山管理者提供更加可信的理论依据。国家授时中心作为我国唯一的精准授时机构,在授时方法与技术、网络时间同步技术、定位技术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双方在矿山、物流等应用场景合作机会众多,希望借助授时中心“国家队”的力量为开物信息深度赋能,为矿山产业链企业决策者在分析决策、生产管理、安全监管等方面提供精准数据保障,推动矿山产业链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的转型升级建设。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前身是陕西天文台,始建于1966年,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承担着我国国家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北京时间”也正是来源于此。同时,基于长期高精度的时间频率测量研究积累,国家授时中心开展卫星导航相关研究工作,为我国北斗、长河二号等系统提供标准时间溯源。
国家授时中心负责产生和保持的我国原子时系统TA(NTSC)和协调世界时UTC(NTSC)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保持的原子时和协调时的准确度和长期稳定度在全球80多个国家时间实验室中位居前茅,为国际原子时的确定和保持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