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04
不背地图、不背指令,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一个用人形机器人当“大脑”,一个用四足机器人当“双腿”,配合得比人还溜!
这不是科幻世界的场景,而是开物/金如意与北京大学成立的“AI联合实验室”的最新进度成果。

01、强强联手:北大与开物信息/金如意共建AI“最强大脑”
在北京大学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北京大学与开物信息/金如意共建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格外亮眼。
实验室由北京大学杨仝教授挂帅,聚焦“大模型”、“具身智能”、“多智能体协同”等前沿方向,致力于把实验室里的AI算法,“塞进”真正的机器人身体里,走向真实世界。

02、创新架构:一个当“指挥官”,一个当“侦察兵”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机器人和机器狗也像人类小队一样分工合作,会是什么样子?杨仝教授团队提出的“协调者-探索者”模式正是如此:
人形机器人G1作为“指挥官”,统筹全局、发号施令;
四足机器人Go2作为“侦察兵”,灵活探索、识别路径。
最关键的是,它们不需要预先学习地图、不需要进行专门训练,仅靠视觉语言模型(VLM)就能“看懂环境”、“听懂任务”,实现自主协作。
03、真实实验:零仿真、全实景,效果惊艳!
这项技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直接“上真机测试”!
团队摒弃传统仿真训练,直接在G1-Go2机器人系统上部署,在真实的室内外复杂环境中进行挑战。在此过程中,系统表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与任务完成能力,移动效率达到人类操作水平的95%以上,展现出在实际应用中的高度可行性与稳定性。

因为它打破了三大困局:
打破预训练魔咒:无需海量数据喂养,部署成本大降
打破先验知识依赖:面对未知场景,依然从容不迫
打破仿真到现实的壁垒:真实世界直接上手,拒绝“纸上谈兵”
北大与开物信息/金如意的合作,不仅是校企协同创新的典范,更是推动智能体系统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的关键一步。未来,联合实验室将继续在异构多智能体、具身智能等方向深入探索,为构建更智能、更自主的机器人系统贡献智慧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