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4
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同时也是暴雨频发的季节。随着汛期的到来,极端天气如暴雨、洪水等事件频发,给矿山与施工现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露天矿山而言,强降雨极易引发边坡失稳、滑坡甚至塌方事故,严重威胁人员安全和生产秩序。那么如何提前预警、科学防范,合理治理就成了暴雨季的矿山安全大考。

露天矿山的边坡稳定性受降雨影响极大,尤其是持续性强降雨,可能导致岩土体饱和、强度降低,进而诱发滑坡。
据统计,近年来国内多起矿山事故与极端天气有关,而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受限于天气条件和人力效率,难以及时发现隐患。人工边坡监测依赖每月2次的定点测量,难以及时发现暴雨冲刷下的局部滑移,突遇极端天气时,调度员凭经验判断撤离时机的失误率高达37%,人工巡检的离散性难以匹配连续作业的动态风险,经验判断的模糊性无法应对复杂地质的突变危机。
为解决这一难题,越来越多的矿山引入边坡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边坡变形的实时监控与预警。
过去,矿山安全主要依赖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但在暴雨天气下,巡查效率低且风险高。如今,边坡监测系统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通过各类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受天气影响,确保无遗漏。

在西南某矿山的监测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边坡的各项数据:位移、沉降、地下水位、降雨量……这些信息来自布置在边坡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包括:
高精度北斗/GNSS位移监测站:通过卫星定位技术,精确测量边坡毫米级位移变化
倾角计和裂缝计:监测岩体倾斜和裂缝扩展情况。
雨量计和地下水位监测仪:实时采集降雨数据及地下水渗透情况。
高精度双基地雷达:开物与北京理工雷科防务共同推出的技术含量高、适用范围广的双基地形变监测雷达,充分利用开物星空的星际矿联网技术赋能,可对边坡表面形变进行连续监测,获取表面形变变化趋势,并进行临滑预警,其探测精度为0.1mm,最大可覆盖数十平方公里,可长期固定对目标进行监测,获取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应的预警。

“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数据,比如位移速率突然加快或裂缝扩大,就会自动触发预警,并通过短信、APP推送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据该矿山的现场技术工程师介绍,"我们设置了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确保不同风险等级得到相应处置。"
未来:智能化助力矿山安全升级
从被动抢险到风险预见,从人海战术到智能防控,我们正在重塑露天矿安全边界。当无人机群掠过矿坑自动比对地质模型,当边坡上的传感器将岩体"呼吸"转化为预警信号,矿山的安全管理已然进化出"防患于未然"的智慧基因。
安全生产月不仅是宣传,更要落实技术手段,让科技成为守护矿山安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我们致力于推动更多矿山应加快智能化改造,确保在极端天气下依然稳如磐石。
雨季仍在继续,但有了边坡监测系统的全天候守护,矿山安全生产将多一道坚实的"科技屏障"。
安全·高效·精准——开物信息边坡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