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9
2025年9月,四川新工绿氢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TG01-V2自动驾驶储充机器人迎来规模化示范应用高峰 —— 从高校校园到高速服务区,从省道加油站到CBD停车场,10大核心场景同步落地,以 “移动补能 + 智能调度” 模式破解新能源车主 “里程焦虑”,彰显中国智造的技术硬实力。
一、10 大场景同步示范,构建全域补能网络
截至9 月 1 日,TG01-V2 机器人已在四川多地完成场景渗透,形成 “校园 + 交通枢纽 + 商业场景 + 居住社区” 的全域覆盖格局,具体落地场景及应用成效如下:
高校校园:四川工商学院(成都)
破解高校供电网络覆盖不足痛点,单台130KWh 容量可同时服务5-6台校车/教师私家车,午后用电高峰自主调度至教学楼、宿舍区,单日服务能力等效 4 个固定充电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大型景区:什邡罗汉寺景区+蓥华山景区
穿梭于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为新能源观光车、自驾游车辆补能,适应景区复杂地形,最小转弯半径1.2 米,狭窄路段灵活通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高速服务区:彭州高速服务区
针对节假日车流高峰,机器人在服务区入口、停车场等区域动态巡逻,为续航不足的旅客车辆提供“即停即充” 服务,补能效率较传统充电桩提升 30%。

省道加油站:德阳某省道加油站
填补偏远路段充电设施空白,适配私家车、物流轻卡等多种车型,支持30分钟快充至 80%,解决长途出行补能难题。

政企园区:德阳经开区政府园区
为园区公务车、企业通勤车提供定点补能,结合园区作息动态调整服务时段,实现“错峰补能 + 零碳排放”。

商业综合体:成都某CBD商业体
进驻地下停车场,通过商场智慧系统联动,车主扫码即可召唤机器人上门补能,无需寻找固定充电桩。

物流园区:德阳物流产业园
为新能源物流车提供“夜间补能 + 日间应急” 服务,400KWh 大容量机型满足重卡快充需求,保障物流运输高效运转。

住宅区:成都某老旧小区
解决老旧小区电网改造难问题,机器人在小区道路灵活移动,为居民私家车提供上门充电,避免充电桩安装场地限制。

二、直击用户痛点,彻底破解里程焦虑
“以前开新能源车跑高速,总担心服务区充电桩排队;现在有了这个‘移动充电宝’,刚停好车机器人就过来了,20分钟充够续航,太方便了!”在彭州高速服务区,一位自驾游车主对 TG01-V2 机器人赞不绝口。
TG01-V2 的核心价值在于以 “灵活性 + 高效性” 打破传统充电设施局限:
动态补能无死角:摆脱固定充电桩场地束缚,可根据车流、人流变化自主调度至需求集中区,如高校上课时段服务教学楼周边、景区旺季覆盖游客集散点;
快充效率行业领先:搭载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GaN)功率器件,充放电效率达 98.5%,130KWh 机型可满足 5 台新能源车连续快充,30 分钟即可补充 200 公里续航;
全场景适配能力:兼容乘用车、商用车、物流车等多种车型,充电接口覆盖率100%,从私家轿车到 10 吨级新能源轻卡均可高效补能。
三、三大技术亮点,定义移动补能新标杆
TG01-V2 的规模化落地,背后是新工绿氢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融合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北斗定位,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支持无人化自主巡逻、避障、泊车,无需人工操控;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搭载“氢碳云平台”,可实时监测电网负荷,在用电低谷储电、高峰放电,既降低用户补能成本,又助力电网削峰填谷;
高安全防护体系:配备2000+电芯独立温度监控、氢气泄漏检测(若搭载氢能模块)、高压绝缘监测三重防护,故障预警响应时间<0.5 秒,安全性能达 IP67 防护等级。
四、携手生态伙伴,共建“储充用保救” 补能圈
目前,新工绿氢已联合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华为等龙头企业,以及四川住建、交通、旅游部门,推进储充机器人在全省范围内的布局。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四川重点高速服务区、4A 以上景区、核心商圈全覆盖,打造 “3 公里应急补能圈”。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让新能源补能像‘点外卖’一样便捷。”未来将持续迭代产品,推出 “氢能 + 锂电” 双模动力机器人,进一步提升续航与补能效率,同时开放生态合作,欢迎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推动新能源装备服务于绿色社会建设。